3月21日,中华遗嘱库发布《2021年中华遗嘱库白皮书》,据数据显示,离婚冷静期施行一年以来,前来咨询遗嘱订立的人数增多,出现了离婚不成,先立遗嘱的现象。

离婚不成先立遗嘱???

难道是担心自己在离婚冷静期,可能会遭遇不测,给自己身后事做一个提前交代?!

“很多人发现,如果一时离不了婚,万一自己发生情况,对方就可以继承自己财产”,“所以很多人在冷静期,会来办遗嘱”。遗嘱库工作人员的话让网友瞬间炸了。

@帝的御前带刀侍卫:不想想为啥吗,要不取消得了,复婚拿证的钱咱又不是没有,但是有的人是真的急需脱离苦海,一秒都缓不了,谁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极端的事。

@见君若絮:这个是要告诉我们,没有离异,只有丧偶。

@猪突猛进的白煮蛋:看到这个话题我彻底懂了,为啥要设离婚冷静期?因为男人不想离婚,他就是可以不离婚。那么大家肯定要帮他拖一拖,“牺牲”一个女人没啥。回头看女的,她被打了若干年,痛苦到立好遗嘱准备从容赴死了,都不舍得送男的先死,只能说明感情是没破裂呀。

对于普通人而言,立遗嘱是重大的人生决定,中国素来有忌讳谈论死亡的传统观念,大家普遍会认为,只有觉得生命堪虞,才会想着去立遗嘱。

截至2019年12月底,中华遗嘱库共协助2333位60岁以下中青年人订立登记遗嘱,其中男女比例约为4:6,女性人数明显高于男性。

因此,当数据将“离婚冷静期”与“立遗嘱人数增多”联系起来时,很多人就产生了“不离婚就有可能会死”的联想。加上现实中,的确有过严重家暴、杀妻骗保等恶劣事件,所以,“离婚冷静期”的合理性再度被热议。

离婚冷静期立遗嘱的增多,是不是真的从侧面反映出,咨询立遗嘱的人在婚姻中非常被动,甚至会出现生命危险,才出此下策呢?是不是咨询立遗嘱的人正面临严重的肢体家暴、精神冷暴力或是他人威胁自身安全的行为呢?不然怎么可能连一个月都等不到,而选择去立遗嘱?!

挥霍财产、仿造债务、家庭暴力……离婚冷静期会变成“窗口风险期”吗?

其实,离婚冷静期只适用于协议离婚,不适用于诉讼离婚。如遭到家暴,女性可以优先选择通过报警、验伤等方式收集证据,向法院起诉离婚。离婚冷静期只是冲动离婚的后悔药,并不是家庭暴力的庇护所。

为什么会出现离婚冷静期内先考虑立遗嘱的现象,其实和现代社会人们更注重保护个人财产的观念有关。

离婚冷静期的设立,让离婚时间变得更长,程序更复杂,为了防止意外导致遗产继承出现纠纷,所以先立遗嘱,明确财产分割,是一种现实考量。

白皮书数据显示,2021年订立遗嘱人群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。中青年立遗嘱人群中未婚、再婚和离异比例相对于60周岁以上人群高出许多。

再婚人士比例五年间呈现出小幅上升趋势,从8.24%至10.46%。

离异人士比例逐年上升趋势明显,从7.53%上升到11.82%。

从数据看,说明离婚离异人群依然是订立遗嘱的“刚需人群”。

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讲了个案例:

2021年国庆节后第一个工作日,中华遗嘱库北京第一服务中心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:一位前来咨询遗嘱的梁女士,在中华遗嘱库偶遇了自己正处在“离婚冷静期“的丈夫。

原来,9月份,梁女士和丈夫张先生经过半年多的冷战后,两个人选择到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办理离婚手续。根据2021年1月1日实施的《民法典》有关规定,两个人需要经过30天的冷静期才能正式办理离婚,一旦冷静期内有任何一方撤回离婚申请,双方的离婚就遥遥无期了。梁女士咨询了律师意见得知,在离婚还没办理完成的情况下,万一自己有什么意外,丈夫能合法继承到自己的遗产。没想到,她的丈夫也有同样的担心,也在律师的陪同下到中华遗嘱库咨询。

冷静期内,离婚不成先立遗嘱,其实就是为了预防在这段时间,自己遭遇不测、身故,对方按照法律规定,作为第一顺序的继承人可继承自己的遗产,而且婚姻关系处于存续状态,所得的财产是夫妻共同财产,万一出意外,感情破裂已成仇人的对方分得的钱会更多,想想就不爽,那就先立遗嘱吧!

有人说,这是为了预防杀妻骗保。根据法律规定,故意杀害被继承人,将会丧失继承权。适时让对方知道,就算自己死了,遗产也没有他的份,不失为一种“自保声明”。